• 註冊
密碼遺失了?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地址。您將收到一個透過電子郵件建立新密碼的連結。

這次很特別!關於GPT-5推薦你知道的5件事🌠

快訊:GPT-5特色新功能、疑似變冷漠的GPT-5、專屬提示工程、調回原本模型的方法


背景顏色如夢似幻

官方發佈會

上週 OpenAI 正式發布 GPT-5 模型,並且在發布後就即刻上線,大部分用戶應該在上個周末都陸續升級完畢。GPT-5 最大的特色就是 unified system (單一化系統) 和 real time router (即時模型選擇) 功能,簡單說就是把以往各種不同的模型特色都融入到單一個 GPT-5 模型中,並由模型依據使用者的任務 (提示詞內容),自動判斷、選擇合適的工具 (子模型) 來執行任務。

目前在 ChatGPT 你可以選擇的模型有:GPT-5、GPT-5 Thinking、GPT-5 Pro,後兩者付費用戶可自由切換,免費用戶則是由 ChatGPT 自行選擇使用 GPT-5 或 GPT-5 Thinking。GPT-4o、4.1、o3 等舊模型即日起下架,已經無法使用,依照官方公布的資訊,新模型和之前舊模型的對應大致如下:

除了模型更新外,ChatGPT 也順帶做了幾個小幅度的更新:

1.自訂 ChatGPT 新增 4 種預設風格

2.對話框可選顏色

3.重新生成時,可以微調生成內容,包括:更詳細、更精簡或是自行輸入二次提示等。


Reddit 討論串

在 ChatGPT-5 上線沒多久,大家發現 GPT-5 的回覆風格跟先前的模型有很大的不同,特別是跟 4o 或 4.5 的用戶至上 (諂媚) 模式相比,GPT-5 的回覆顯得冰冷而精簡,小編根據國外 Reddit 社群網友討論的結果,比較可能的原因有兩點:

  1. GPT-5 整合了不同模型,整體來說雖然變得更全面,但各方面的能力值也削弱一些些,所以在個別應用上會讓人覺得不如前代模型,例如最多人提出講故事、開玩笑的能力變弱、文件分析不到位、文字辨識功能下降…等,似乎印證那句老話「樣樣通、樣樣鬆」。
  2. 為了讓 GPT-5 的回覆速度更快,模型很可能有節省 token 的機制,要求用最少的 token 數來完成任務 (維持回覆準確率),token 數減少除了回應時間縮短外,更重要的,推論所需算力也會大幅減少,近期也有論文提出類似的演算法 (CoD 提示工程)。

目前 OpenAI 並沒有針對這些技術問題提出說明,如果是模型本身設計問題,除了更換模型外可能很難解決。付費用戶暫時可以切換回舊模型 (見後文說明),不然可能要從提示工程下手,在提問的時間把你的需求說明清楚,仍然可以得到類似風格的輸出內容;另外微軟 MVP – Will 保哥也有提到(原貼文連結),使用 GPT-5 最好先清除原先自訂 ChatGPT 的提示內容,運作上會比較正常 (不會顯得那麼蠢)~


官方說明文件

GPT-5 具備 Meta Prompting 的特性,也就是可以協助修正和最佳化你的提示詞內容,告訴你怎麼修改模型會更容易理解你的需求。你可以在 OpenAI Optimize Playground 測試,只要貼上原有的提示詞,按下優化按鈕,就會針對目前 GPT-5 的特性,幫你修改提示詞的內容,利用修改後的提示詞增加回覆的品質。

  • 原始 Prompt:這個 GPT 是專門為數位出版品「旗標讀者服務」而設計,旨在協助開發和提供讀者相關的服務。它能幫助處理內容開發、用戶互動,以及數位服務改進等相關工作。旗標讀者助理應該保持友善、幫助性,並專注於提升使用者的閱讀體驗,同時考量開發中的限制與目標。
  • 修改後 Prompt:本 GPT 專為數位出版品「旗標讀者服務」設計,目標在於協助開發與提供讀者相關服務。其功能包括協助內容開發、促進用戶互動,以及優化數位服務相關工作。旗標讀者助理應保持友善、協助性強,並專注於提升使用者的閱讀體驗,同時兼顧開發過程中的限制與目標。

兩相比較之下,可以看出這個優化工具確實有針對 GPT-5 的特性,幫你強化提示詞的敘述。不過這個工具絕對不是萬靈丹,如果只是給很簡單的提示,其實優化的效果也不會有很大差異。


官方提示詞手冊

在釋出 GPT-5 的當下,OpenAI 也同步公開使用 GPT-5 模型的提示工程建議。原文其實是針對使用 API 的用戶,由於全文揭露了 GPT-5 模型新增的對話參數,這些資訊和使用技巧對於在 ChatGPT 使用 GPT-5 模型也很有幫助,特別是現在大家對 GPT-5 還不太熟悉 (滿意),多掌握一些細節也是必要的。以下小編整理一些重點,有時間的話建議還是瀏覽一下原始文章內容。

1.agentic eagerness:調整模型積極程度

  • 喜歡自己掌控一切的,可以要求模型的推理程度、分析深度、效率至上…

→「最多呼叫使用 n 次工具」、「減少查找深度,優先提高效率、快速回應」

  • 偏好讓 AI 自己來的,可以打造自動化的懶人包

→ 「你是代理人 — 請持續執行任務,直到完全解決使用者的任務,然後才結束你的工作並將控制權交給使用者。」

2.Tool Preambles:需不需要 AI 先交代執行計畫,可以調整回報的頻率與時機,以下是官方建議提示詞:「在呼叫任何工具之前,請務必先以友好、清晰、簡潔的方式重新闡述使用者的目標。然後,立即概述一個結構化的計畫,詳述您將遵循的每個邏輯步驟。在執行檔案編輯時,簡潔且按順序地敘述每個步驟,並清楚標記進度。最後,將已完成的工作與您的事前計畫明確區分開來。」

3.Reasoning Effort:要求模型要花多少力氣去推理,以及拆解任務和使用工具的調整,官方建議:將不同、可分離的任務分解成多個代理回合,每個回合執行一個任務,這樣最有效率。

4.Instruction Following:會精確執行指令內容,因此不好的指示會大大影響回覆品質,例如:相互矛盾、語焉不詳的指示。

5.Minimal Reasoning:可以直接提供簡要解釋,總結模型思考過程,適合不想等待、但又希望答案夠準確的使用場合。在 ChatGPT 開始推理時,可以按下”快速取得回覆”。


由於 GPT-5 模型的回覆有點呆板、冰冷、缺乏溫度,釋出沒多久在 Reddit 等技術社群的反應不佳,眾多網友要求喚回舊版的 GPT-4o 模型,Sam Altman 也在社群回應,確實沒有顧慮到 GPT-4o 對於陪伴型、創意型應用的重要性,因此火速提供使用舊模型的選項,讓付費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使用 GPT-5 或 GPT-4o 模型,這應該是暫時的權宜之計,目前看來 OpenAI 仍希望維持大一統的模型,就看之後能提供怎麼兩全其美的解套方式。

若您是 Plus 付費用戶,可依照以下步驟喚回心愛的 GPT-4o 模型:

1.在 ChatGPT 網站的用戶圖示上按一下

2.選擇設定

3.切換到一般頁次

4.開啟顯示舊版模型選項

5.在對話區的模型切換就會多出 Legacy 舊版模型的選擇了

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,提供你對於本篇內容的想法,讓我們持續進步!

Message 科技旗刊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